一、考试科目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科目分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全部采取闭卷考试方式。《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90分钟,满分150分。《综合应用能力》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50分。
中公解读:考试科目、分数以及时间安排,仍按照2018年的大纲进行说明。与去年不同的是,具体的考试内容没有在考试科目里说明,而是在考试内容里分别描述。但总体来说,考试的基本情况是承接2017年、2018年的命题思路的,不但有上海的题目特色,而且难度上和题型设置上向全国统考靠拢。
二、考试内容
(一)《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主要测查应试人员从事管理工作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但不限于常识应用、言语理解、数理能力、逻辑推理和资料分析等部分。部分常见测查内容与题型介绍如下:
中公解读:与2018年相比,保持了具体的题型名称“常识应用、言语理解、数理能力、逻辑推理、资料分析”,2018年的事业单位考试是上海自主命题,与2016年及以前的事业单位大纲的描述相同,这意味着在具体的题型设置上,依然可能会出现一些上海市的特色题型。广大考生在复习备考时要注意查缺补漏,避免知识上出现盲点。
1、常识应用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常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包括但不限于国情、政治、经济、管理、文化、法律、科技等方面。
中公解读:在题型描述上无变化。对比2018年考试大纲可知,在具体的内容说明上,依旧有“管理”一项,这与2016年及2018年的描述相似。故广大考生在具体准备的过程中,在去年的基础上,还应在时政、行政管理等知识点上下些功夫。
2、言语理解与表达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进行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包括理解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概括材料主旨,把握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准确和得体地遣词用字、表达观点。本部分常见题型包括但不限于选词填空、语句表达和阅读理解等。
中公解读:与2018年相比,涵盖题型无任何变化。由于2019年的大纲中并没有对具体的每类题型名称的描述,所以,在题型设置上,仍然可能会出现一些上海特色的考题,广大考生在备考时应加强对“病句、歧义、成语使用、修辞、句式、文章阅读”等题型的学习。
3、数理能力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运算和推断等。本部分常见题型包括但不限于数字推理、数学应用等。
中公解读:虽然只给了一道例题,但是在题型描述上,增加了“数字推理”。熟悉上海事业单位的考生应该知道,数字推理在2017年统考之前,一直是上海事业单位的必考题型,而在2017年全国统考、2018年的自主命题中,并未对数字推理进行过测查。但基于大纲描述,故广大考生应该在复习好数学应用的基础上,增加对数字推理题目的练习,做到有备无患。
4、逻辑推理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运用逻辑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本部分常见题型包括但不限于程序推理、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分析推理等。
中公解读:与2018年大纲相比,小题型中增加“程序推理”。从这点可知,广大考生应该在已有的复习基础上,增加一些程序推理的练习,同时,相比2018年,必然性推理在今年的考试中可能会增加比例,广大考生需加强复习。
5、资料分析
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对各种复合性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资料通常以统计图表、文字材料等形式呈现。
中公解读:与2018年的大纲相比,没有描述上的变化。中公资料分析仍然是考试的一个重点,广大考生应重点复习,成为自己的强项。
应对策略
1、前期模拟摸底了解,分析薄弱知识点
题型分类 |
言语理解与表达 |
逻辑判断 |
数理能力 |
资料分析 |
常识应用 |
摸底评价 |
|
|
|
|
|
|
备注:表格总体评价根据各部分正确率进行填写 80%+:优 80%~60%:中 60%-:差
2、中期专项复习,制定周计划
第一阶段:(两周)
关注解题正确,主要以熟悉理论解题为主,不需过多关注时间,每个部分安排定量题目练习。
第二阶段:(两周)
计时训练,建议每部分按照考题量进行安排,并计算正确率。
建议按周期计划每天完成,循环练习并记录题量及正确率。
数量关系(10) 1.5分钟一题
资料分析(10) 8分钟一篇
言语理解(25) 选词填空 1分钟一题
细节判断、排序 2分钟一题
判断推理(30) 2分钟一题
第三阶段:(一周)
进阶过程,缩短做题时间,完成对应练习。
数量关系(10) 1分钟一题
资料分析(10) 5分钟一篇
言语理解(25) 选词填空 40秒一题
细节判断、排序 1分钟一题
判断推理(30) 1分钟一题
备注:不用刻意追求高速度高质量,尽能力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取舍策略提高正确率。
根据摸底阶段每部分的不同情况安排巩固阶段题目训练题量。
3、后期模拟补漏,制定应考策略
此期间,需要将知识整合到一起,进行混合练习,熟悉考试形式,适应考试节奏,把握和调整做题顺序,提高应对效率。
重点是要综合训练各种题型,进行模拟考试,查漏补缺,进一步提高对各类题型的解决能力,并针对前几个阶段中出现的问题和自身的特点,制定合适的应考策略。
题型分类 |
各部分 平均正确率 |
|
数量关系考点 |
数字推理 |
|
计算问题 |
|
|
行程问题 |
|
|
|
|
|
|
|
|
|
|
|
资料分析考点 |
增长 |
|
比重 |
|
|
平均数 |
|
|
倍数 |
|
|
言语理解考点 |
选词填空 |
|
语句表达 |
|
|
片段阅读 |
|
|
篇章阅读 |
|
|
判断推理考点 |
定义判断 |
|
类比推理 |
|
|
分析判断 |
|
|
图形推理 |
|
|
计划安排表—— |
|||||
第一阶段 |
第二阶段 |
第三阶段 |
|||
天数 |
题量 |
题量 |
正确率 |
题量 |
正确率 |
1 |
|
1.数量 10题 15分钟 2.资料 1篇 8分钟 3.言语 25题 30分钟 4.判断推理 30题 40分钟 |
|
1.数量 10题 10分钟 2.资料 1篇 5分钟 3.言语 25题 20分钟 4.判断推理 30题 30分钟 |
|
2 |
|
|
|
||
3 |
|
|
|
||
4 |
|
|
|
||
5 |
|
|
|
||
6 |
|
|
|
||
7 |
|
|
|
||
8 |
|
|
|
||
9 |
|
|
|
||
10 |
|
|
|
||
11 |
|
|
|
||
12 |
|
|
|
||
13 |
|
|
|
||
14 |
|
|
|
||
15 |
|
|
|
||
16 |
|
|
|
||
17 |
|
|
|
||
18 |
|
|
|
||
19 |
|
|
|
||
20 |
|
|
|
相关推荐:
点击上海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查阅更多精彩内容!
上海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免费为各位考生提供上海事业单位招聘公告、上海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报名入口|报名时间及上海事业单位考试资料和考试题目。想要了解更多上海事业单位招聘,上海事业单位考试等信息。欢迎关注上海中公事业单位